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区县动态

肥城畜牧业: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17-11-22 信息来源: 泰安   浏览量:

  蜂王浆、蜂花粉、枇杷蜜、枸杞蜜、洋槐蜜、桂花蜜、枣花蜜......在山东泰之源食品有限公司1楼大厅内,展示着该公司自行生产的六大系列八十多种蜂产品及高档蜂蜜礼盒。“2014年,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升级改造了原有蜂蜜加工设备并建设了现代化的物流配送项目,现在我们是一家集蜜蜂养殖、蜂产品深加工、蜂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蜂产品企业。”董事长李庆勇告诉记者,这种通过升级改造,把小蜜蜂做成了大产业的例子,是肥城畜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肥城市畜牧业把提倡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探索“互联网+”新模式、引导生态循环发展、强化安全监管作为重点,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牧业全面振兴。
  提倡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从去年开始,我们鼓励肥城全市内养殖立华鸡的400多个农户新上自动化设备,目前有90%的立华鸡养殖大棚实现了自动加料加水、夏季自动通风降温、冬季自动加温,以前农户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觉得样机是一件又累又脏的事情,不愿意做这些工作,现在养殖户基本不需要进鸡棚管理鸡群,以前一个农户只能养一条大棚10000只鸡,现在能养两条大棚20000只鸡,既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泰安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甲向记者介绍标准化生产给农户带来的变化。肥城市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改变原有的重规模轻质量的传统发展思路,重视产业提档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效益,目前全市共建成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达482个,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6%。
  探索“互联网+”新模式
  为积极适应新常态,肥城市畜牧业探索发展“互联网+”新模式,推动传统线下畜牧业与线上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导泰之源食品公司建立以“超级店+全国智慧连锁店+电子商务网店(PC+移动)+物流配送网+智能仓储”为载体的线下线上营销平台,实现网络总销售额200多万元。银宝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猪屠宰为核心主业,向主导产业纵向延伸,向配套产业横向拓展,形成围绕生猪产业的循环产业链,成立了电子商务办公室,成为集粮食种植、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配送、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体。将现代物流配送产业建成专业化、社会化的独立服务体系。
  引导生态循环发展
  泰安澳亚现代牧场是肥城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规模和标准化程度在全省首屈一指,但如何处理每天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一直摆在牧场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问题。2013年以来,肥城市畜牧局在全市开展了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全市全部规模养殖场被列入污染治理整治范围,泰安澳亚现代牧场为充分利用牧场牛粪及周围秸秆资源,在肥城市畜牧局的指导下,投资建设了沼气项目。“该项目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采用工厂化奶牛养殖—粪便污水产沼气—沼液还田—沼渣及固体粪便加工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可满足牧场每天生产需要循环的920吨废水的处理要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项目投产以后每天产生的4000立方沼气用于厂内生产生活供暖及提供热水,沼液处理后达标排放用于灌溉周边3000亩饲草基地,副产品沼渣与联想集团控股的锦利源肥业有限公司合作生产有机肥,用于蓝莓、车厘子等高端作物施肥,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记者了解到,目前,肥城市436个规模养殖场完成了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重点加强了承担对上争取项目的5个奶牛场和10个养猪场的污染源治理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大型有机肥加工项目和沼气项目落地,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配合环保局对纳入节能减排监测目标的16家规模养殖场加强了督导,确保通过上级节能减排验收考核。
  筑牢现代畜牧业安全防线
  “你看,现在实施监控的是一家奶牛场,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家养殖场工人们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肥城市畜牧局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安装在墙上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随即出现了养殖场实时网络监控画面。今年以来,肥城市畜牧局建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加强对投入品、生产、经营、屠宰加工等各环节实现全程有效监管,让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截至目前,该局已设立30个报检点,配备电子出证设备34套,屠宰检疫率和市场检疫持证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对重大动物疫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有效防控。肥城市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兴国说,近年来,市畜牧局围绕提高畜牧业综合竞争力,在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安全五个方面实现同步提升,同时,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筑牢现代畜牧业安全防线,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该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畜牧业全面振兴,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刘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