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综合信息

水貂养殖业成为文登拉动农村经济的强力引擎

发布时间: 2017-11-03 信息来源: 泰安   浏览量:

  文登是全国最大的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基地。近年来,随着水貂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还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年产毛皮800万张
  6月份是幼貂分窝的季节,泽库镇寨前村养殖户邵航行在貂场里格外忙碌。他仔细观察每只仔貂体况,然后进行分窝,连续多年的好“收成”让邵航行干劲儿十足。
  邵航行说,去年每张公貂皮价格在430元左右,母貂皮也达到240元,价格都不错,所以年底我又新上了100个种,今年产仔量挺好,每窝平均能有5只,我准备今年底再留100个种,把貂场的规模扩大到500种。
  邵航行是文登众多靠养殖水貂发家致富的农民之一。立足于资源优势,文登把发展特种动物养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种毛皮动物规模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目前,全市毛皮动物养殖业户发展到8600多家,年产毛皮800多万张,总收入突破20亿元,“文登水貂”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中国毛皮产业发展示范市和中国裘皮产业基地。
  配套企业突破百家
  水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给相关配套产业带来了商机。泽库镇南台村侯世华几年前建起了貂笼貂舍加工厂,水貂养殖的持续升温也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加工业务。
  侯世华说,从去年底开始,定制貂笼貂舍的订单就没断过,与去年同期相比,能增加二三成。
  水貂养殖还带动了肉制品冷藏业的发展。泽库镇泽库村的金源冷藏厂不仅承担着全村100多个养殖户的貂食供应,还为周边五六个村的养殖户供货。
  泽库镇金源冷藏厂保管李秀男告诉记者,冬天种期期间量少,一天能出个三到五吨,到了六、七、八月份来大流时,能出个二三十吨。
  据统计,仅泽库镇就有貂笼貂舍加工厂和冷藏厂80多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特色产业。此外,天威皮草、天智皮毛、奥吉丽斯貂业等貂皮加工龙头企业的引进,也进一步拓宽了水貂养殖的销售渠道。在天智皮毛制品有限公司,技术工人们将养殖户送来的貂皮硝染后,根据不同部位裁成细条拼接缝制成华贵大气的貂皮服装。仅此一项,年可间接为水貂养殖户增加收入6000多万元。
  从业人员4万多人
  水貂养殖在促进养殖户持续增收的同时,还为农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务工增收。
  泽库镇寨前村水貂养殖场工人耿廷顺说,自己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貂食,不超过40分钟时间,一年收入3万多块钱,家里的农活还不耽误。
  泽库镇南台村貂笼貂舍加工厂负责人侯世华告诉记者,受貂笼貂舍订单增加的影响,他的加工厂也由2011年的5个人增加到20多人。
  该厂工人慈国良告诉记者,像自己这样60多岁的,一天能弄10来个貂笼子,能挣140-150块钱。
  目前,文登年出栏万只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达到300多家,加上规模化的貂笼加工企业和冷藏厂,共有4万多名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